2025届出国生·王储越:梦,在这里实现

发布者: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4-29浏览次数:10

右二 王储越


姓名:王储越

录取学校:宾夕法尼亚大学


我大概是和南外很有缘的。

小升初前一天的探校,阳光温柔地洒在绿茵场上,我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走进校园,初次感受到了南外的气息,也喜欢上了她的开放、包容。

一开始,我对南外的印象,也只是外界所谓的宽松而“活动极多”甚至“不务正业”的这有失浅显,后来即刻证伪

真正进入南外后,我才发现这里的松背后是另一种严谨和自由的完美结合。南外的活动(小到课前演讲、每周一歌,大到艺术节与外语节)的确纷繁复杂,但也给予了我锻炼口才与分享自我的机会。此外,南外的学术教学也相当出色,这既来自优秀的教师团队,也得益于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这里,课堂上的每一种发言都会得到尊重和充分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这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刚步入高中,我选择了出国留学,却有时感觉好像走上了一条陌路——毕竟谁都会对大洋的彼岸感到迷茫。幸而,南外有完备的升学指导体系,也为出国生创造了适宜的学习环境。南外所提供的国家课程体系教学也为国际课程考试(如AP等)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双轨并行(国家课程体系与国际考试备考之间的平衡),既是挑战,也是磨砺——高中前两年的充实而紧张学习也充分锻炼了时间安排与管理的能力,为渡过申请季的难关做好铺垫。

南外老师的引领给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文科老师注重经典著作的解读和思辨,通过文学、历史、语言、艺术的引导,培养我对社会、文明和人性的思考;理科老师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实证训练、交叉学科的融合,提升了我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样的文理交融,让我学会既用理性思考解析问题,又以人文情怀认识社会。同时,南外卓越的学生群体也为我带来了许多——peer pressure(同龄人压力),往往并不是一个好词,可对于我这种在留学的路上摸着石头过河的人来说,恰恰是peer pressure推着我不断向前。当你看见身边的同学都在校内成绩、标准化考试、国内外竞赛、校外活动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你也很难克制住奋发努力的冲动——我的目标、方向也许并不和他们一样,但在自己的赛道上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优秀的同龄人给予我最宝贵的财富。除了同一届的学生以外,学长学姐所提供的建议,以及,最重要的,他们为南外争取的良好名誉,为我们的国际申请提供了最好的平台。以美本为例,大多数藤校都有所谓“feeder school”,也就是生源学校,而正是南外先前学长学姐的卓越背景和入学后的出色表现(当然,南外海外升学办与国外大学的充分沟通也不可或缺)使得南外成为了最优秀的、最值得信赖的生源学校之一。这里我也特别想和大家分享院校选择时候的一些心得:

Why School, 为何选择宾大

实在是个再常见不过的问题,从内心学校的抉择,到填CA的文书,甚至到申请学签的面试,总要被问许多遍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学校?,而有时写下、答出的内容也并不一定与第一直觉一致。

笔者对Penn的初印象来自她的名字——宾夕法尼亚,似乎每个字都与些许美好的意象相关,笔者很喜欢这个名字(或许说是Pennsylvania的中文译名?)

言归正传,回到能够写在Why School Response中的内容。宾大的学术自由度是相当之高的,她有近两年的通识教育时期,直到“Spring of sophomore year”,也就是大二春季学期才要求确定专业。另一个区别于大多数大学的特别点,在于她按照学院受理申请、发放录取,在申请的时候也不需要直接填报专业。笔者认为这一点对于interdisciplinary学术特质突出的申请者会较为有利。

除了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以外,宾大最为人所知的一点大概就是preprofessional的氛围。强大的校友网络和绝大多数企业的target school的身份能提供强有力的实习/就业支持。当然,也不见得整座学校都在为投行四处奔走,宾大的人文氛围同样浓厚。对于爱好文学的同学,校园里有Kelly Writer's House文学欣赏与创作的open house

希望本篇能为你对Penn的了解添上几分。

 

回顾在南外的六年时光,我最初的愿望不过是度过一段充而愉快的校园时光,然后进入理想的学府。但南外给予我的,远不止于此。她像一位充满智慧的引路人,在我懵懂的求学路上,为我指明方向;她亦如一首简单却动人的歌,谱写着我人生最美好的一段乐章。

 

多么的简单的梦,

在这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