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出国生·魏楚朋:竞赛转出国的抉择

发布者: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4-29浏览次数:10

右一 魏楚朋


姓名:魏楚朋

录取学校:斯坦福大学


学习竞赛需要足量的天赋足量的时间与足量的努力。但若因前路渺茫而尝试换一条路,出国也是不错的选择。在南外,就让这种抉择成为了皆能成真的现实。

0. 什么是竞赛

在进行后面的行文前,笔者想先确定澄清对于此处“竞赛”的定义。由于此处与“高考”放在一起,那么“竞赛”代表的就是对国内升学有显著作用的教育部举办或者教育部认可的中学生比赛。好的例子是国内的五大学科奥赛,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与信息。在这些比赛中获得出色成绩,可以不需要高考直接保送清华或北大,或是通过计划获得其他大学的高考降分或是提前上学,例如强基计划以及中科大少年班。而如AMC,物理碗等比赛则在此不属于“竞赛”的范畴。

1. 五大学科竞赛简介

参与比赛人数最多的是数学与物理,而数学与物理的福利也最好。数学国集有60人,金牌有120人。同时数学物理还有各式各样的计划,例如北大的卓越计划,北大英才班,清华的攀登计划与清华英才班。TACA与上述完全不同,如要准备建议咨询往届学长。而相对来说剩下三门竞赛参与人数会相对较少,因此福利也不如数学物理。进入国决的可以参加强基计划,而省一就只能参加南大的强基或者中科大少年班的考试。为以下行文方便,所有的省一均代指江苏赛区一等奖,其奖状与国决奖状相同,而非江苏地区内的省级一等奖

2. 国内竞赛对于出国的帮助

对于绝大多数非数学竞赛,国际竞赛的难度都是远低于国内竞赛的,因此竞赛生转出国的最大好处就是不需要对任何竞赛做任何该门学科相关的准备。例如物理,国际比赛主要有BPhO, PUPC, Physics Bowl等。Physics Bowl本身比赛性质比较特殊,他需要在45min内完成40道选择题。由于中国区存在泄题丑闻导致中国区的考试在所有其他地区至少前三天开始,导致出现史无前例的美国区3满分以及37-38比33-34人多。因此,在国区拿到PB的高成绩已经不如以前那样容易。除此之外,PB还热衷于考察考生对于科学常识的了解,例如诺贝尔奖有几个,因而需要大量的练习。而余下的物理竞赛则更具有传统竞赛的风范,即在一定时间内对题目完成完整的分析并书写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竞赛会对于解题思路提供更多的辅助,因而让考试比拼的更多在准确率上。而数学竞赛则有所不同。由于不同的考试侧重点导致国内竞赛和国际竞赛存在一定距离,因此需要更多准备。

3. 转出国后应该怎么做

竞赛生前期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在相应学科的学习上,因此若要坚定转出国,那么需要在活动方面多投入时间。除此以外,保持GPA的稳定依然是第一要务。在申请方面,英国申请相比美国申请会更容易一些,因为英国更侧重于学术。因此采取恰当的申请策略也会对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